灵活就业不仅是稳定就业形势的重要抓手,也是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当前,我国的灵活就业,特别是新业态灵活就业正在兴起,涉及就业人群已达2亿多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深入了解和掌握海岛地区灵活就业人员状态,进一步做好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工作,我们市县(区)联动,分行业、分群体、多角度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特点进行了广泛调研,并深度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举措建议。
一、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特点
(一)新业态灵活就业特点
一是用工形式更加多元化。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用工形式主要有劳务外包、经济合作、人力资源共享、自我雇佣等模式,也存在传统的员工制以及劳务派遣等。根据用工性质可以划分为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两大类,其中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比例要远远大于劳动关系的比例。以快递行业为例,圆通、中通等快递企业,主要通过层层加盟的方式分包业务,各承包主体大多不与一线快递员签订劳动合同。又如网络约车、网络送餐等行业,大多也以非劳动关系为主,大多采用的是业务提成的劳务关系或经济关系。
二是从业群体更加广泛化。由于新业态经济对从业者的学历、年龄和户籍等基本无特别要求,且大量依托互联网平台,打破了地域从业限制,因此吸引了更加广泛的各类群体投身该行业,从业者呈现出学历跨度大、年龄年轻化、外来人员多特点。以舟山定海某贸易有限公司为例,其旗下的外卖骑手,大专以下学历的占比6成以上,且8成以上来自省外农村地区。又如舟山普陀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其旗下的骑手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跨度广的特点,其中20-30周岁占比5成,30-40周岁占比4成,平均年龄在30周岁左右。
三是就业收入更加趋好化。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普遍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不固定,多劳多得,整体薪资水平较高。以舟山普陀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部分全职骑手的日工作时长在12小时以上;兼职骑手大多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工作,夜间也往往要工作到半夜。但其收入水平整体较好,新入职骑手月收入能达4000-5000元,熟练骑手的月收入最高可超15000元。以全职骑手张先生为例,其日接订单50-60个,月收入在5000-7000元不等;以兼职骑手陆先生为例,其日均配送订单25个,日收入可达100元左右。
(二)传统灵活就业特点
一是就业岗位呈“两化两性”的特征。经调研,舟山市传统灵活就业岗位以家政服务、为经营者拉货、流动摊贩、疏通各类管道、服装织补等为主,从业者大多独立完成工作,工作时间不固定,呈现出就业岗位“两化”,即多样化,分散化的特征。同时,捕捞、扎蟹、小作坊水产加工等灵活就业岗位呈现出明显的“两性”,即海岛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每到8-9月开渔季的繁忙季节,灵活就业人员大多蜂拥至此类岗位就业,这一时期其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也整体提高。
二是从业人员呈“两低一高”的特征。从事传统灵活就业的人员大多集中在4050的就业困难群体,呈现“两低一高”,即低学历、低技能、高年龄的特征。由于其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因此只能从事如家政服务、搬运货物、门岗保安等临时性、基础性的灵活就业工作,收入水平整体较低,收入状况也不稳定。
三是个体经营呈“一增两低”的特征。“一增”,即舟山市从事个体经营的灵活就业人员持续增长。以舟山市岱山县为例,2018年-2020年,该县年均新增个体工商户约2200户。“两低”,即经营层次较低、抗风险能力较低。个体工商户主要以中低端行业为主,大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且普遍存在投资规模和产值偏小的情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
(三)重点人群灵活就业特点
一是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状态总体较好。经调研发现,高校毕业生由于文化水平较高,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使得其在灵活就业中的择业面较广,大多从事家教等较为体面的工作,且收入水平较高,能基本满足自身需求。如高校毕业生项某,目前从事英语家教工作,月工资约5000元,由于其计划考进公立学校工作,而灵活就业又为其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学习时间和较好的生活保障,因此其对目前的工作状态表示满意。
二是4050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状态相对较差。从事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中,男性约占47%,女性约占53%;排前三的岗位依次是送货、钟点工、打零工。经抽样调查,多数4050人员的文化程度为小学至初中水平,且欠缺专业的劳动技能,只能从事技能要求低、偏体力性质的工作,因此薪资水平较低,月收入大多在2000-3000元之间,且大多为计时或计件工资,收入较为不稳定。
三是部分超龄人员仍在从事灵活就业。有部分超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由于养老保险未缴足规定年限,因此仍在从事灵活就业,并自行缴纳养老保险费。这类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状态总体较差,因已达法定退休年龄、文化水平偏低,只能从事保洁、保安等工作,薪资水平较低,部分政策福利也无法享受。如从事保洁工作的贺某,已达退休年龄但未满足退休金申领条件,仍需自行缴纳社保费,但由于超龄,目前无法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社保缴费压力较大。
二、灵活就业人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灵活就业的用工形式更加灵活化、碎片化、去组织化,绝大多数劳动者与企业未建立劳动关系。但由于未建立正式劳动关系,不在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范围,因此在现行的劳动法律框架下,从业者无法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等方式得到劳动权益保护,高温津贴、健康体检、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等具有劳动关系应当享受的权益和福利也难以享受,失业后无法享受失业保险金或者是失业补助金,基本生活难以兜底保障。
二是养老保险参保方面。由于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未与企业、平台或者雇主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因此需要其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自行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根据目前政策规定,劳动年龄段内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须为本地户籍,因此外地灵活就业人员无法在我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养老保险补缴难、关系转移接续难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
三是工伤事故保障方面。目前的新业态商家平台普遍以商业险代替工伤保险,保障额度较低,理赔手续繁多。以舟山市某骑手为例,其所在企业为其购买了“饿了么”物流配送合作商雇主责任险,保险费用3元/日,由骑手承担,保险金额20万元。骑手若在配送过程中发生交通意外,仅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治疗才能获得理赔,但其个人财产、误工费等不在理赔范围。同时,传统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无用人单位,且无法以个人身份参加工伤保险,因此一旦发生工伤,难以获得后续保障。
四是新业态技能培训方面。新业态经济催生了远程办公、数字文旅、网红主播等新的灵活就业岗位,但新业态就业人员认定标准模糊,针对此类新兴职业的技能培训也未能及时跟上。以抖音平台主播浙江海洋大学学生徐某为例,其因自身形象和亲和力较高等特点,迈入直播行业门槛,粉丝快速上升至3万余人,但由于未受到过专业的直播培训,很快遇到了事业上升瓶颈期,其想得到专业导师的培训,但却难以寻得。
五是岗位信息获取方面。灵活就业人员获取岗位信息的渠道较为狭窄、单一。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大多通过互联网获取就业岗位信息;传统灵活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受文化程度、年龄等因素的制约,主要通过熟人介绍、张贴的广告等渠道获取岗位信息。此外,海岛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素质较低、服务领域较窄、经营同质化,缺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难以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信息。
三、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建议
(一)建议建立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新业态灵活就业岗位目录。当前虽然新业态经济发展迅速,但对新业态就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范围,这对劳动关系的确认、相关补贴的享受等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建议尽快建立新业态灵活就业岗位目录,为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奠定基础。
二是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工资支付。在保障好传统灵活就业人员工资支付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互联网平台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并及时纠正拖欠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报酬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是建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目前,矛盾基层调解机构主要服务对象为建立了劳动关系的人员和单位,建议可探索实施为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的人员和单位提供调解服务,开通灵活就业人员维权“绿色通道”,畅通灵活就业人员法律援助渠道,做好灵活就业劳动纠纷的基层调处和源头防治。
(二)建议逐步打破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门槛
一方面,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异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机制。打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照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办法,当年度内由参保人员自行确定按月、季、半年或一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加快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探索实现参保人员待遇申领时养老保险自动归集。
另一方面,建立用工企业或平台为从业者参加工伤保险机制。完善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机制,允许并要求企业或平台为其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并探索给予企业或平台一定的工伤保险补贴。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探索建立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参加工伤保险机制,为灵活就业个体提供职业伤害保障。
(三)建议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公共就业服务保障力度
一方面,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差异化职业培训。打造直播销售、网约配送、社群健康等新业态职业培训课程,提升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引导新就业形态更好发展。将有创业意愿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提升创业层次和创业成功率。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终身职业培训服务,持续做好家政服务等传统灵活就业职业培训,推动从业人员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介绍和指导。把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针对性地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服务、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同时,借力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打造与灵活就业人员工作灵活性、流动性相适应的用工信息线上平台,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就业信息收集渠道。开设灵活就业线下专区,免费发布供求信息,按需组织专场招聘,开展送岗位进基层、进社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