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2资讯要闻/col/col1664867/index.html信息/col/col1664868/index.html县区动态/col/col1664870/index.html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要闻 > 信息 > 县区动态

    普陀区人社局高标准打造零工“小市场” 激活家门口就业“大民生”

    发布日期:2023-10-13 14:50 来源:普陀区人社局 访问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X

今年以来,普陀区人社局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契机,以促进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为导向,通过“试点+扩面”“线上+线下”“全链条+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向全区各海岛乡镇、产业平台拓面延伸的就业经济新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建设零工市场2个。

一是探索“试点+扩面”逐步推广的全覆盖运营模式。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市场就建设到哪里,网络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秉承“政府主导、专业运营、多元联动”的原则,建成全区首个综合性零工市场和舟山国际水产城特色零工市场并投入运营。自启动运营至今,已征集274家招聘单位、1919个零工岗位、574名零工求职者信息。聚焦灵活就业人员集中反映的“就近就地、方便快捷、弹性工作”等需求,全力打造以主城区零工市场为枢纽、以镇(街道)零工驿站为前端、以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为末梢的“1+N”综合服务矩阵。目前,我区已首个“零工驿站”,计划在东港、展茅、六横、桃花等地移动营业大厅建设“零工驿站”4个,并在112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窗口。

二是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全方位宣传机制。发挥网络宣传优势,一方面,定期发布用工招聘、就业政策等信息,全面提高“引才云”网站、“舟小聘”小程序等知晓率。今年以来,引才云网站新注册企业17家,区间招聘达818人次。另一方面,按照求职者学历、工种、技能等维度,建立求职登记和用工需求“两库”,并结合“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平台,主动帮重点群体匹配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已帮扶援助3133人、帮扶回访336人。线下采用“一点多头”方式,通过“进企业、走市场、下社区、入门户”,广泛收集求职信息和各类岗位,统一汇总至零工市场发布。同时,鼓励非公人力资源机构、优质服务资源等参与零工经济,切实形成公共与非公人力资源机构服务一盘棋。

三是打造“全域+全链”暖心贴心的一站式帮扶网络。充分发挥“群团+就业”的组织优势,通过延伸服务链条、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品质、共享服务内容等举措,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岗位推荐、创业指导、职业培训、劳动维权等“一条龙”服务。如联合青年创客e站定期举办电商培训班、开展政策宣传讲座等活动;依托共享法庭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等。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3场,累计惠及群众300余人。聚焦“零工暖心、用工放心、服务暖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的目标,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月度跟踪和季度分析制度,并为零工人员提供“临时休息、手机充电、饮水取用、阅览学习、自助售卖”五项标准化服务和“X”项个性化服务,切实把零工市场打造成高质量就业的阵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首页
> 资讯要闻 > 信息 > 县区动态

普陀区人社局高标准打造零工“小市场” 激活家门口就业“大民生”

发布日期:2023-10-13 14:50:06 来源:普陀区人社局

今年以来,普陀区人社局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契机,以促进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为导向,通过“试点+扩面”“线上+线下”“全链条+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向全区各海岛乡镇、产业平台拓面延伸的就业经济新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建设零工市场2个。

一是探索“试点+扩面”逐步推广的全覆盖运营模式。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市场就建设到哪里,网络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秉承“政府主导、专业运营、多元联动”的原则,建成全区首个综合性零工市场和舟山国际水产城特色零工市场并投入运营。自启动运营至今,已征集274家招聘单位、1919个零工岗位、574名零工求职者信息。聚焦灵活就业人员集中反映的“就近就地、方便快捷、弹性工作”等需求,全力打造以主城区零工市场为枢纽、以镇(街道)零工驿站为前端、以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为末梢的“1+N”综合服务矩阵。目前,我区已首个“零工驿站”,计划在东港、展茅、六横、桃花等地移动营业大厅建设“零工驿站”4个,并在112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窗口。

二是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全方位宣传机制。发挥网络宣传优势,一方面,定期发布用工招聘、就业政策等信息,全面提高“引才云”网站、“舟小聘”小程序等知晓率。今年以来,引才云网站新注册企业17家,区间招聘达818人次。另一方面,按照求职者学历、工种、技能等维度,建立求职登记和用工需求“两库”,并结合“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平台,主动帮重点群体匹配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已帮扶援助3133人、帮扶回访336人。线下采用“一点多头”方式,通过“进企业、走市场、下社区、入门户”,广泛收集求职信息和各类岗位,统一汇总至零工市场发布。同时,鼓励非公人力资源机构、优质服务资源等参与零工经济,切实形成公共与非公人力资源机构服务一盘棋。

三是打造“全域+全链”暖心贴心的一站式帮扶网络。充分发挥“群团+就业”的组织优势,通过延伸服务链条、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品质、共享服务内容等举措,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岗位推荐、创业指导、职业培训、劳动维权等“一条龙”服务。如联合青年创客e站定期举办电商培训班、开展政策宣传讲座等活动;依托共享法庭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等。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3场,累计惠及群众300余人。聚焦“零工暖心、用工放心、服务暖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的目标,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月度跟踪和季度分析制度,并为零工人员提供“临时休息、手机充电、饮水取用、阅览学习、自助售卖”五项标准化服务和“X”项个性化服务,切实把零工市场打造成高质量就业的阵地。